会卡场口,由于具备出货提种提色、色料多、颜色正而被称为缅甸国玉场口。会卡名称来源会卡河,而我们所熟知的会卡场口,应该称为会卡场区或许更为合适;会卡河两岸,分布着大大小小近二十个翡翠场口,包括佐巴强、枪送、摩格隆、摩东阁、摩党、洋格柄等一众场口,被归为会卡场口。
会卡场区卫星地图
会卡场口最早开采于公元一世纪,但开采量极小,且不在市面流通,只作为贡玉。公元1824年,英帝国主义对缅甸实施殖民,并在次年开始了会卡、大马坎、后江、莫湾基和南齐五个场口的翡翠开采,英国皇室对翡翠的钟爱也来源于此。戴安娜王妃更是在众多正式场合多次佩戴翡翠饰品出场。
英国皇室戴安娜王妃
公元1948年1月4日,缅甸恢复独立,并在国际社会上得到了承认,建立缅甸联邦政府,此后会卡场口恢复缅甸国营建制。会卡场口开采时间久,出厂数量大,一直是翡翠市场的主要构成场口之一,并被后世从业者冠以八大场口的称号。
会卡场口一般分为三种皮壳,分别是青蛙皮、红蜡皮和翻沙皮(水翻砂);三种皮壳出自不同的矿层,也对应着不同的品质。青蛙皮是市场上常见的皮壳,也是会卡场区头层矿,优点是价格亲民,打灯通透,皮下显色,利于直播间销售;缺点则是碎裂多,打灯不可见,切开后经常是没办法取件,再一个就是种质相对较差,且水沫伴生的情况较多,虽然便宜,但不是为好玩物。红蜡皮多为中层矿层的产物,相较于青蛙皮,红蜡皮壳多数具备一定的种水,以色料多闻名,裂相对也较少,起货具有提种提色的特性,润度也比较高;缺点就是红蜡皮和红砂皮带有的棉比较多,容易呈团状棉,如是不懂皮壳棉坑的翠友慎入。再就是翻砂皮,这是公认的会卡最佳皮壳,翻砂皮市面存量少,价格相对昂贵,但出货肉质细腻,多数翻砂皮具备博冰种甚至更高的种质的条件,加上水翻砂的特性,杂质和裂相对较少,水路、色带都较为明显,博性最低,但入门门槛比较高,水翻砂也是会卡场口最具有出货保障的产品。
会卡青蛙皮、红蜡皮、翻砂皮
青蛙皮表面也会有蜡质感,一般皮较薄,打灯皮下会显晴绿底或者绿底色,但这只是灯光穿过皮壳所造成的光学原理,并不是真的有底色。在打灯时,虽然多数会全身透亮,但并不代表一定具有种水,用行家的话说有可能是嫩空;那我们如何去判断是有种水还是嫩空呢?其实原理也很简单。翡翠的种是致密度的外在体现,致密度越高则种越好,反之则种越差;致密度高的翡翠原石在打灯时,灯光具有穿透性、清澈度、清亮感,大家可以在玻璃杯里接一杯清水,将强光手电打开后照射清水,这就是玻璃种的表现,也能清晰的看到什么是清亮感和清澈度,当你在水里加入一些糯米汁并搅拌均匀时,看到的灯光就好比糯化到糯冰的种水体现出来的光感,再加入一些黄泥搅拌,看到的光感就好比是嫩空的表现。很多翠友可能会问,那为什么嫩空打灯也会穿透呢?其实这是翡翠内部结晶颗粒之间存在缝隙所穿透过去的灯光,所以虽然会透光,但我们看不到清澈度。很多不良商家就是用嫩空翡翠原石来忽悠新手玩家,希望大家引以为戒。当然,并不是说所有青蛙皮都不可玩,只需要注意观察光感、裂纹和石型(关于石型后期会写相应的文章详解)以及价格的合理性,还是可以玩一玩的,只是别抱太大的期待。
红蜡皮翡翠原石在会卡场口中属于博性较大,但弹性也较大的产品。一般红蜡皮比青蛙皮稍厚,打灯清澈度也有所提升,且多数红蜡皮壳会有底色或者色带。会卡之所以被称为国玉场口也是因色闻名,所以这是会卡场口中相对性价比不错的产品。红蜡皮下的肉质一般都比较细腻,很少出现豆种,一般都是细糯种起步,购买此类翡翠原石的翠友只要在种水价格和色带、色花、色莽(后续将会有此类知识的详解文章发布)的知识上不欠缺,基本不会出现一刀穷的情况,再不济不会全部亏损,至少能回一部分血。
水翻砂皮壳的会卡翡翠原石,虽然在出货上有保障,但是对于追求刺激的翠友来说,就不太适合,因为水翻砂更多的是求稳。由于市场保有量和出场量都较少,水翻砂皮壳每年不同价,但依然供不应求,价格突飞猛进,这类原石适合做货行家或者想自己切石加工的玩家购买。水翻砂出货的润度、透度、种质在业内是广为人知的,在会卡场口中,也是杂质和裂纹较少的存在;由此奠定了它在会卡场口中的地位。
以上就是翡翠场口知识系列文章的第一篇,会卡场口知识。后续会将会卡场口的玩法、看法和实战视频陆续发布,场口知识系列也将持续更新,除去所谓八大场口十大场口之外,会对所有认知的小场口也进行详解,希望各位翠友能持续关注,谢谢!